與氣候相關的財務披露
HKEX 層面 A2, A3, A4, KPI A3.1, A4.1
金融穩定委員會(FSB)28於2015年成立氣候相關財務信息披露工作組(TCFD),專責編製供企業使用的統一指引,協助企業作出自願性質的氣候相關財務風險披露,向投資者、貸款人、保險公司和其他持份者提供相關資料。2017年,TCFD發佈一套一致、可比較、可靠、清晰及高效的自願性披露與氣候相關財務資料的建議,旨在為貸款人、保險公司及投資者提供有助其決策的實用資訊。
我們深明氣候變化對太古地產業務既構成風險也造就機遇。我們依照《氣候變化政策》,承諾向持份者闡述我們減緩、適應和抗禦氣候變化的管理方針及策略。2018年,我們開始參照TCFD的建議,公佈「管治」、「策略」、「風險管理」及「指標和目標」四個核心類別的氣候相關財務資料。2020年,我們為太古地產全球物業組合面對的實體和轉型風險與機遇進行了氣候風險評估。有關披露資料已載於下文。

管治
太古地產針對氣候相關風險及機遇的管治措施
我們的可持續發展督導委員會由行政總裁擔任主席,成員包括財務董事及其他五名來自發展及估價、人力資源、物業管理和技術統籌及可持續發展部的高級管理人員。該委員會透過主席向公司董事局匯報可持續發展相關事宜,包括氣候相關議題。
可持續發展督導委員會每季均會舉行會議,按照其職權範圍(僅提供英文版)履行下列關於氣候變化的職責:
- 檢討太古地產「2030可持續發展策略」,包括核准有關減緩、適應和抗禦氣候變化的目標或重大措施;
- 檢討任何關於氣候變化或能源/碳管理的重大風險、機遇及投資;及
- 檢討公司實現節能/減碳目標及其他與氣候變化和能源相關的關鍵績效指標的年度表現。
董事局負責監察我們的風險管理架構及可持續發展風險,包括氣候相關風險,另每季舉行董事局會議匯報及商討可持續發展議題和「2030可持續發展策略」進展。我們每年亦會透過審核委員會和企業風險管理(ERM)系統定期進行各種風險識別、分析及檢視管理程序,包括設立企業風險登記冊,而氣候變化已列為新浮現的風險。
我們已制定《氣候變化政策》,指引減緩、適應和抗禦氣候變化的管理方針及策略,同時亦支持商界環保協會編製及推廣香港物業及建築業的《低碳約章》。
2020年,我們透過定性訪談及量化問卷調查,收集540個內部及外界持份者的意見進行重要性評估,界定了對太古地產業務延續性及發展具有重要影響的議題,包括建造及翻新綠色建築物、能源效益、減碳、適應及抗禦氣候變化。這些議題與太古地產「2030可持續發展策略」環保效益支柱的重要範疇一致。
策略
應對氣候相關風險及機遇對太古地產業務、策略和財務規劃的實際及潛在影響
太古地產認同氣候變化會對我們的業務帶來多種風險。我們深明氣候變化除了會構成如水浸、極端天氣及氣溫上升等實體風險,亦對員工、資產和供應鏈造成破壞或負面影響,並可能引致轉型風險,例如監管、市場及商譽風險等,而造成潛在的財務影響。
另一方面,氣候變化也會創造機遇,促進我們發展低碳及可抗禦氣候變化的資產,滿足市場對能抗禦氣候變化影響建築的殷切需求,同時減低極端天氣招致的潛在營運成本(例如維修及保險保費)。此外,氣候變化可激發我們在業務上創新和作出新嘗試,有助企業轉型至低碳經濟。
我們致力營造可抗禦氣候變化的社區及社群,以更好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實體影響。我們亦致力設計、發展及營運符合綠色建築認證的高效能低碳建築。2020年,太古地產所有在建新項目均取得最高環保建築評級,而97%既有建築則取得環保建築認證,年內租金總收益中逾98%來自已取得環保建築認證的物業。
「2030可持續發展策略」其中一項2020年關鍵績效指標,是達致個別新建辦公樓項目2%至4%的業主物業能源耗量為項目自行生產的可再生能源。我們亦致力研究各種方案,在可行情況下為物業組合採購可再生能源。2020年,成都遠洋太古里項目開始全面使用可再生電能,並於業主及租戶營運中實現全年用電淨零碳排放。
我們依照「2030可持續發展策略」訂立香港及中國內地物業組合的減碳目標和措施,為轉型至低碳經濟作好準備。2019年,我們的科學基礎減碳目標(SBTs)獲得科學基礎目標倡議組織(SBTi)批核,成為香港及中國內地首間按照《巴黎協定》為全球物業組合制定長遠減碳目標的地產發展商。
經批核的科學基礎減碳目標(SBTs)如下:
- 在2025年前將範圍一及二的每平方米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35%,於2030年前減少52%(以2018年為基準年)。
- 在2030年前將範圍三 ― 下游出租資產的每平方米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28%(以2018年為基準年)。
- 在2030年前將範圍三 ― 資本商品的每平方米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25%(以2016至2018年為基準年)。
太古地產於2020年12月參與科學基礎目標倡議組織(SBTi)發起的「Business Ambition for 1.5°C」,現正按照承諾提高原訂的科學基礎減碳目標(SBTs),以配合將全球暖化升幅控制在攝氏1.5度以內,為全球轉型至淨零碳排放經濟作出貢獻。
我們自2011年起與清華大學合作成立「建築節能與可持續發展聯合研究中心」,合作研發和測試創新方法,提高各發展項目的能源效益及環境表現。該合作令我們持續提升節能表現,並與員工、合作夥伴、同業和研究人員交流分享最新知識及最佳實務。2019年5月,我們與清華大學的合作項目再延長三年。
為減低發展項目及建築工程的隱含碳,我們已為香港未來發展項目的混凝土、鋼筋及結構鋼材制定以隱含碳表現為本的目標,並且指定旗下項目及業務必須選用低碳物料,例如含粉煤灰或粒化高爐礦渣的混凝土、鋼筋及含再造物料的結構鋼材,同時優化結構設計,盡量減少建材用量。
我們矢志將可持續發展因素納入融資機制,從2018年至今,太古地產先後通過綠色債券、綠色貸款及與可持續發展表現掛鉤貸款進行綠色融資,籌措的資金分別用於資助與可再生能源、能源效益及應對氣候變化相關的環保項目。此外,太古地產亦會發表年度《2020綠色融資報告》(僅提供英文版),載述獲得綠色債券籌措款項資助的環保項目和其預計量化環境影響,包括節能及節水效益、可再生能源產生量及廢水管理影響。2020年,公司香港總部約三成的債券及借款融資來自綠色融資籌集。
我們的New Ventures團隊與來自世界各地的投資者、創業加速夥伴和專家合作,發掘對公司項目具有策略性增值作用的新科技,包括低碳技術。2019年,我們推出中國內地首個專注於房地產科技的企業加速器計劃「城越」,推廣應用與房地產市場相關的創新技術解決方案。2020年,我們成立5,000萬美元的企業創投基金,未來將投資於相關的創新科技企業,以助太古地產不斷推進創科和數碼革新。
風險管理
太古地產如何識別、評估及管理氣候相關風險
為制定長遠策略保障業務免受氣候變化相關的風險影響,我們仔細評估氣候變化對全球資產及業務構成的重大實體和轉型風險與機遇。我們分別採用定量及定性情境分析,考慮短期、2030年以至2100年各個時期的影響。
我們按照氣候相關財務信息披露工作組(TCFD)的建議,利用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採納的四項溫室氣體濃度途徑(RCP 2.6、4.5、6及8.5),針對極端及慢性實體風險進行資產層面的建模分析。這些途徑普遍與三個預測全球平均溫度相關的綜合氣候情境相符,即攝氏1.5度、攝氏2度及攝氏4度。
我們已於適用的全球氣候模式(GCM)編彙歷史氣候數據和預測氣候變數,例如氣溫、降雨、海平面上升及風速,同時利用氣候數據預測當地未來的氣候情境,以助準確評估個別資產和業務由近期至長遠未來(即 2025、2030、2050及2100年)所面對的風險。
我們亦已進行深入的資產層面評估,衡量在已識別氣候風險的潛在影響下,太古地產個別物業的敏感度和適應能力水平。有關評估涵蓋系統的健全性(例如現有的防洪系統及外牆狀況)、系統冗餘度(例如冷凍機及供水能力)及易受惡劣氣候危害的程度。
根據分析結果,我們全球物業組合於所有評估氣候情境下出現水浸、熱壓力、缺水及極端強風的風險為低至中度。風險水平偏低,全因太古地產旗下建築物的適應能力相對較強,並設有各種紓緩措施。
我們亦為個別樓宇選定多項短及中期措施,藉此紓減風險和鞏固所有物業組合抗禦氣候變化的能力,例如加強水浸防護措施及警報系統、提高冷凍機效率、定期檢查玻璃外牆及安裝智能監察系統。我們將在新發展項目的規劃及設計階段引入部分抗禦措施,確保太古地產的資產持續具抗禦力,以應對未來不同的氣候情境。
隨著全球逐步轉型至低碳經濟,我們已按照氣候相關財務信息披露工作組(TCFD)的建議,根據不同氣候情境,例如國際能源署2°C情景(IEA 2DS),評估全球各國及地方政府政策,以及監管、技術及市場趨勢。我們已按照IEA 2DS界定的多項可能性,列明對太古地產業務構成財務影響的風險和機遇促成因素:
分析顯示,在世界向淨零碳經濟轉型的過程中,我們可憑藉現有業務及可持續發展策略有效管理已識別的轉型風險並把握當中機遇。有關策略如下:
- 實現科學基礎減碳目標(SBTs),推動長期減碳;
- 投資及發展符合認證標準的環保建築,達到最佳能源效益及氣候變化抗禦力;
- 投放資源在所有物業組合推行可再生能源措施;
- 廣泛應用創新環保科技;
- 致力推展綠色金融;及
- 與供應鏈、租戶和其他相關持份者合力抗禦氣候變化及推行可持續發展措施。
2020年,我們就已識別主要轉型風險和機遇的潛在財務影響展開定量評估,據此制定風險管理和策略性規劃。
我們亦評估公司的所有投資,將綜合可持續發展準則納入新收購項目盡職調查的風險評估流程,包括擬收購資產的氣候適應力及抗禦力、水浸風險評估、能源效益及碳排放。
我們於1997年制定業務恢復計劃,以確保發生包括極端天氣在內的重大事故時,公司能維持高效的應對規劃和執行能力,並為所有物業組合制定適切的危機應變方案。
我們採用ISO 14001環境管理體系及ISO 50001能源管理體系管理日常營運與氣候變化、碳排放和能源管理相關的風險。
指標和目標
用以評估及管理對太古地產有重大影響的氣候相關風險和機遇的指標及目標
28 | 金融穩定委員會是監管全球金融體系穩定和制定相關建議的國際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