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標誌著太古地產的重大里程碑。太古地產連續六年報告與氣候相關的財務披露後,年內開始在既有的氣候相關披露中加入與自然相關的披露資料。我們深明可持續發展與氣候變化、自然和生物多樣性乃環環相扣,三者皆是社會及環境賴以健康發展的要素。
人類的欣榮繁衍有賴健康的生態系統和穩定的氣候,所以決策領導層必須在氣候和自然議題上採取積極的行動。
無可否認,氣候、自然和生物多樣性有著相互依存的關係。氣候變化嚴重影響了生態系統維持生物多樣性和調節氣候干擾的能力。我們必須正視這種相互關聯性,才可理解與氣候及自然相關議題的風險、機遇和財務影響。全方位管理與氣候及自然相關的風險與機遇有助我們優化決策和策略性規劃流程,而保持策略透明則可讓持份者獲得必要資訊,從而作出符合太古地產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明智決策。
與氣候相關的披露
《國際財務報告準則S1號》及《國際財務報告準則S2號》是國際可持續準則理事會(ISSB)於2023年首次發表的標準,與氣候相關財務信息披露工作組(TCFD)四項主要建議和十一項披露建議一致,另加入特定行業指標等其他規定。
本章所載的披露資料是參照2024年4月發佈的經修訂《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守則》(《香港交易所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守則》)編製。《香港交易所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守則》前名《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指引》,現載於《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規則》附錄C2,其中D部分採納了《國際財務報告準則S2號》的標準,增設更全面的氣候相關披露要求,並於2025年1月1日開始生效。太古地產主動率先履行《香港交易所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守則》的規定,足證我們矢志維持可持續發展措施的透明度及問責性,確保我們為即將實施的新監管規定做好準備。
與自然相關的披露
太古地產是自然相關財務信息披露工作組(TNFD)40個成員之一,負責向TNFD秘書處提供關於TNFD框架建設、諮詢及發佈事宜的策略性指示,我們也是全球參與首屆TNFD Early Adopter計劃的320家公司之一。我們承諾在《2024可持續發報告》參照TNFD的要求作出披露。在此之前,我們已在《2023可持續發展報告》中披露與自然相關的影響、依存關係、風險和機遇。
我們的氣候及自然方針
本報告載述我們參照《國際財務報告準則S2號》、《香港交易所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守則》和TNFD 建議,公佈「管治」、「風險管理」、「策略」及「指標和目標」四個核心類別的氣候及自然相關披露。
本節根據《國際財務報告準則S1號》披露可合理預期將影響公司前景的氣候和自然相關風險和機會的重要資訊。如省略、錯報或掩蓋資訊可合理預期將影響持份者基於本報告作出的決策,該資訊則視為重要。
我們自2018年至今一直分析風險與機遇,以了解包括物理和轉型風險在內的氣候相關風險如何影響我們的業務營運和持份者。我們評估及披露業務發展計劃、設施管理及升級改良和日常運作的潛在氣候相關風險與機遇,此外亦針對旗下新發展項目進行特定的物理氣候風險評估和氣候情景研究。除了氣候情景分析,我們並於2023年開始採用TNFD的「LEAP」(定位、評估、評定、準備)方針,分析與自然相關的風險與機遇。
我們將不斷分析和研究,深入了解與氣候及自然相關的實質和轉型風險與機遇可能產生的潛在財務影響。年內,我們展開試驗性評估,審視物業建築工程使用的主要建築材料(包括鋼材及混凝土)與自然的依存關係、影響、風險和機遇,評估結果有助我們管理物業組合與氣候及自然相關的風險與機遇,亦有助我們制訂目標為本的方針,鞏固抗禦力和推動資源循環。這些資訊還可促進我們與持份者合作,向他們闡述太古地產的可持續發展工作,確保採購措施與行業最佳實踐方案保持一致。
本報告概述我們識別、評估和管理氣候及自然相關風險與機遇的方針。太古地產致力披露周全的綜合資訊,包括指標和標準化定性披露,藉以評估氣候及自然相關事項,以及相關風險與機遇對我們的業務的影響。
太古地產針對氣候相關風險及機遇的管治措施
董事局
我們的董事局負責制定和批核公司的「2030可持續發展策略」上的策略方向,包括氣候及自然相關議題。董事局會議會聽取關於「2030可持續發展策略」下減碳議程和其他環境、社會及管治目標進展的匯報並作出商討。董事局負責確保風險管理及內部管控措施行之有效,並會審視是否有足夠資源和員工資歷是否適切,以及評估公司推動可持續發展相關的財務和環境、社會及管治相關政策與措施。董事局已委派審核委員會監察公司的財務報告、風險管理、內部管控系統和環境、社會及管治事宜。
審核委員會代表董事局每年進行審議,確保集團的風險管理以及關於風險、財務會計和報告的內部管控措施行之有效,營運效益及效率良好,並會審視守法合規情況、風險管理事務、環境、社會及管治政策、措施和事宜。
太古地產設有企業風險登記冊,列明與環境、社會及管治相關的各項風險,包括氣候及自然相關風險。我們亦已將可持續發展因素納入企業風險分析當中。
環境、社會及管治督導委員會
我們的環境、社會及管治督導委員會由行政總裁擔任主席,其他成員包括財務董事及六名來自人力資源及行政、辦公樓業務、零售業務、工程項目、公共事務、設施統籌及可持續發展部門的策略領導,以及一名兼任審核委員會主席的獨立非常務董事。環境、社會及管治督導委員會主席每年五次向董事局匯報相關的可持續發展事項,包括與氣候及自然相關的議題。
環境、社會及管治督導委員會每季均會舉行會議,按照其職權範圍履行下列關於氣候及自然事項的職責:
- 制定及檢討太古地產「2030可持續發展策略」和氣候及自然策略,包括核准有關減緩氣候變化和適應力的目標或重大措施、以及為氣候及自然轉型建立韌性。
- 檢視任何關於氣候變化、能源/碳管理及低碳和自然轉型的重大風險、機遇及投資。
- 檢討公司實現節能/減碳目標(包括達成科學基礎減碳目標的進展)及其他與氣候變化和能源相關的關鍵績效指標的年度表現。
- 檢討和核准內部碳定價資助的項目,藉以評估碳排放對我們投資項目的潛在影響,量化我們業務營運的碳風險,以及更完善地分配資金進行低碳及高能源效益投資和拓展機遇。
- 監督整體內部碳定價機制及項目審批,以及監察核准項目的成效。
董事局和環境、社會及管治督導委員會各成員均配備對氣候相關議題的知識,並透徹了解其對公司業務及營運的影響。為確保董事局、環境、社會及管治督導委員和全體員工清楚了解情況並獲得最新資訊,我們定期提供氣候及自然相關主題的培訓和教材。員工可透過培訓課程掌握最新資訊,並認識太古地產應對可持續發展議題的策略。
我們已制定企業可持續發展表現指標和目標,涵蓋健康與安全及減碳等範疇,並與行政總裁及高級行政人員的酬金掛鉤。總經理各自利用平衡計分卡監察屬下物業組合的能源及水資源管理、員工流失率和培訓時數表現以及能源管理表現目標。
可持續發展工作小組
太古地產「2030 可持續發展策略」環境效益工作小組的成員具備氣候及自然相關議題的技術知識。他們發揮專業技術,擬定和實施不同的緩解及適應政策與措施,並且促進我們將氣候及自然相關的策略和最佳管理實踐方案融入業務發展及日常營運。
可持續發展溝通及參與委員會
我們定期舉辦各類持份者參與活動,藉以了解各方對可持續發展議題的關注重點、期望及觀感,包括與氣候及自然相關事宜。我們於2023年推行了重要性評估,邀請600多位內部及外界持份者參與其中,透過定性訪談和定量問卷調查諮詢他們的意見,識別對業務延續性及發展最重要的議題,包括綠色建築及翻新工程、能源效益、減碳、氣候適應力及韌性。當中,我們發現持份者對生物多樣性的看法顯著改變,凸顯議題對環境、社會及太古地產業務的影響。這些議題與我們「2030可持續發展策略」一致,並已獲納入重點範疇之中。
太古地產持份者參與策略著重商譽管理以及與政府組織、媒體及社區組織等主要持份者互動合作。本策略建基於四大支柱:
- 政府關係:加強與政府機構合作和溝通,藉此推動可持續發展措施及政策。
- 媒體關係:提高公司的媒體曝光率,發表更多言論,向公眾展示我們致力促進可持續發展和相關的工作成果。
- 內部溝通:在公司提倡公開透明、積極投入的文化,確保所有員工均了解我們的可持續發展目標並參與實踐。
- 社區互動:與業務所在的社區建立緊密關係,宣傳太古地產的可持續發展計劃,聽取社區的寶貴意見。
主要可持續發展政策
我們深明氣候變化及大自然劣化對太古地產業務帶來的風險及機遇,因此制定了一套可持續發展政策,讓公司有效應對氣候變化的影響、保護大自然和各地社區。
《可持續發展政策》
太古地產的願景是於2030年成為可持續發展表現領先全球同業的發展商,我們全力減少碳排放、減少廢棄物、負責任地用水和保護自然資源。
《氣候變化政策》
我們承諾向持份者闡述我們減緩、適應和抗禦氣候變化的管理方針及策略。《氣候變化政策》詳述我們緩解氣候變化和增強抗禦力的策略。
《生物多樣性政策》
太古地產深明我們的業務存在生物多樣性風險,並確保發展項目和業務營運充分考慮自然及生物多樣性因素。公司旗下大部分項目也位於市區,經評估確定我們的營運活動對全球或國家生物多樣性地點並無重大影響。
《水資源政策》
《水資源政策》述明我們以負責任態度用水的承諾,包括了解各發展項目所在地點的水資源風險,透過改善設計減低耗水強度,在業務營運上推行高效率的水資源管理措施,確保安全地排水到環境,並與持份者攜手推廣負責任用水。
《資源循環政策》
此政策為項目的設計施工階段,以至旗下樓宇日常營運和管理提供減廢指引。
《人權政策》
我們對業務和供應鏈運作均堅持保護人權,同時亦鼓勵合作夥伴與我們同行。我們的政策符合國際人權標準,包括《聯合國指導原則》和《國際勞工組織宣言》。
我們不時按情況所需檢討所有政策,而且最少每三年檢討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