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中心
下载中心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

与气候相关的财务披露资料

GRI 102-30, 201, 305
HKEX 层面 A2, A3, A4 (新), KPI A3.1, A4.1 (新)

金融稳定委员会(FSB)29于2015年成立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专责编制供企业使用的统一指引,协助企业作出自愿性质的气候相关财务风险披露,向投资者、贷款人、保险公司和其他持份者提供相关资料。2017年,TCFD发布一套一致、可比较、可靠、清晰及高效的自愿性披露与气候相关财务资料的建议,旨在为贷款人、保险公司及投资者提供有助其决策的实用资讯。

我们深知气候变化对太古地产业务既构成风险也造就机遇。我们依照《气候变化政策》,承诺向持份者阐述我们减缓、适应和抵御气候变化的管理方针及策略。2018年,我们开始参照TCFD的建议,公布「管治」、「策略」、「风险管理」及「指标和目标」四个核心类别的气候相关财务资料。

全部打开
管治
太古地产针对气候相关风险及机遇的管治措施
我们的可持续发展督导委员会由行政总裁担任主席,其他成员包括财务董事及其他五名来自发展及估价、人力资源、物业管理和技术统筹及可持续发展部的高级管理人员。该委员会通过主席向公司董事局汇报关于可持续发展的事宜,包括气候相关议题。
可持续发展督导委员会每季均会举行会议,按照其职权范围(仅提供英文版)履行下列关于气候变化的职责:
  • 检视公司的「2030可持续发展策略」,包括核准有关减缓、适应和抗御气候变化的目标或重大措施。
  • 检视任何关于气候变化或能源/碳管理的重大风险、机遇或投资。
  • 检视公司实现节能/减碳目标及其他气候变化和能源重点范畴下的关键绩效指标的年度表现。
董事局负责监察我们的风险管理架构及可持续发展风险,包括气候相关风险,另每季举行董事局会议商讨重要的可持续发展议题。我们每年亦会通过审核委员会和企业风险管理(ERM)系统定期进行各种风险识别、分析及检视管理程序,包括设立企业风险登记册,而气候变化已列入为新出现的风险。
我们已采用《气候变化政策》,指引减缓、适应和抗御气候变化的管理方针及策略。
于2017/18年度,太古地产通过收集逾300个内部及外部持份者的意见进行重要性评估,并确定绿色建筑、气候变化和能源效益为业务持续营运及发展的三大重要议题。这些议题与环境效益支柱的重要范畴相脗合。
我们支持商界环保协会为香港地产及建造业制定《低碳约章》并在业内推广。
策略
气候相关风险及机遇对太古地产业务、策略和财务规划的实际及潜在影响
太古地产认同气候变化会对我们的业务带来多种风险。我们深知气候变化除了会构成如水浸、极端天气及气温上升等实体风险,亦对员工、资产和供应链造成破坏或负面影响,并可能引起转型风险,例如监管、市场及商誉风险等,而造成潜在的财务影响。
另一方面,气候变化也会创造机遇,促进我们发展低碳及可抗御气候变化的资产,满足市场对能抗御气候变化影响楼宇的殷切需求,同时减低极端天气招致的潜在营运成本(例如维修及保险保费)。此外,气候变化可激发我们在业务上创新和作出新尝试,有助企业转型至低碳经济。
我们致力创造可抗御气候变化的社区及社群,以更好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实际影响。我们亦致力设计、发展及营运符合绿色建筑认证的高效能低碳建筑物。2019年,太古地产97%的现有物业均已取得环保建筑认证,公司于2019年租金总收益逾95%来自已通过环保建筑认证的物业。
我们的「2030可持续发展策略」其中一项2020年关键绩效指标,是达到个别新建办公楼项目2%至4%的业主物业能源耗量为可再生能源。我们现正研究各种方案,在可行情况下为物业组合采购可再生能源。
为规划长远策略保障业务免受气候相关风险影响,我们于2019年展开研究,以识别气候变化对香港、中国内地及美国迈阿密资产和业务营运构成的重大风险及机遇。
我们依照「2030可持续发展策略」订立香港及中国内地物业组合的减碳目标和措施,为转型至低碳营运作好准备。2019年,我们的科学基础减碳目标获得科学基础目标倡议组织(SBTi)批核,使太古地产成为香港及中国内地首家按照《巴黎协定》为全球物业组合制定长期减碳目标的地产发展商。
经批核的科学基础减碳目标(SBTs)
  • 在2025年前将范围一及范围二的每平方米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35%,于2030年前减少52%(以2018年为基准年)。
  • 在2030年前将范围三下游出租资产的每平方米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28%(以2018年为基准年)。
  • 在2030年前将范围三资本商品的每平方米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25%(以2016至2018年为基准年)。
2018年1月,我们发行首批10年期绿色债券,合共筹得五亿美元用于资助与可再生能源、能源效益及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环保项目,其后于2019年7月订立首笔与可持续发展表现挂钩贷款,其利率因应公司的环境、社会及管治表现调整。2019年,太古地产发表第二份《绿色债券报告》(仅提供英文版),阐述获得绿色债券筹措款项资助的环保项目的预计量化环境影响,包括节能及节约用水效益及可再生能源产生量。
我们自2011年起与清华大学合作成立「建筑节能与可持续发展联合研究中心」,合作研发和测试创新方法,提高各发展项目的能源效益及环境表现。该合作令我们持续提升节能表现,并与员工、合作伙伴、同业和研究人员交流分享最新知识及最佳实务。2019年5月,我们与清华大学的合作项目延长了三年。
我们的New Ventures团队与来自世界各地的投资者、创业加速伙伴和专家合作,发掘对公司项目具有策略性增值作用的新科技,包括低碳技术。2019年,我们推出中国内地首个专注于「房地产科技」的企业加速器计划「城越」,推广应用与房地产市场相关的创新技术解决方案。
风险管理
太古地产如何识别、评估及管理气候相关风险
我们现正按照TCFD的建议,利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采纳的四项温室气体浓度途径(RCP 2.6、4.5、6及8.5),针对极端及慢性实体风险进行资产层面的建模分析。作为我们持续进行的气候风险评估一部分,我们现正于适用的全球气候模式(GCM)编汇历史气候数据和预测气候变数,例如气温、降雨、海平面上升及风速,同时利用气候数据预测当地未来的气候情境,以助准确评估个别资产和业务由近期至长远未来(即 2025、2030、2050及2100年)所面对的风险。
作为我们持续进行的气候风险评估一部分,我们亦正进行深入的资产层面风险及抗御能力评估,衡量在已识别的气候风险的潜在影响下,太古地产不同业务和营运范筹的脆弱性及关键性水平。我们并已研究个别建筑物的特点,例如系统的健全性、冗余度和易受恶劣气候危害的程度,包括水浸、热压力、缺水及极端强风作用等。
转型风险方面,我们现正根据全球转型至低碳模式期间的不同气候情境,例如国际能源署2°C情景(IEA 2DS),评估环球及地方政府政策、相关监管、技术及市场趋势。我们正通过研究这些宏观趋势界定可能对太古地产业务构成财务影响的潜在风险和机遇。
评估结果将用于制定针对性的行动方案,在所有物业组合缓解风险和加强抗御能力。行动方案将纳入企业风险管理(ERM)系统,以持续管理重大气候风险。
在投资评估方面,我们已在新收购项目的尽职调查中的风险评估程序加入可持续发展准则,包括拟收购资产的气候适应能力和抗御能力、能源效益及碳排放。
我们于1997年制定业务恢复计划,以确保发生包括极端天气在内的重大事故时,公司能维持高效的应对规划及执行能力,并为所有物业组合制定适切的危机应变方案。
我们采用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及ISO 50001能源管理体系管理日常营运与气候变化、碳排放和能源管理相关的风险。
指标和目标
用以评估和管理对太古地产有重大影响的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的指标及目标

下表列出与太古地产收益、开支、资产及融资成本有关的温室气体、能源及环保建筑发展主要相关指标:

财务类别 气候相关类别 指标 计量单位 2018 2019
收益 应对及缓解风险 环保建筑认证物业的总租金收入 %
>95%
>95%
开支 应对及缓解风险 绿色债券收益资助的能源效益/低碳项目的开支 港币
1.16亿元
3,100万元
开支 应对及缓解风险 绿色债券收益资助的可再生能源的开支 港币
1,100万元
200万元
开支 应对及缓解风险 绿色债券收益资助的可持续水资源及废水管理措施的开支 港币
800万元
300万元
开支 能源/燃料 总用电量 兆瓦小时
287,365
307,942
开支 能源/燃料 可再生能源用电比例 %
10.6%
13.2%
开支 能源/燃料 按总楼面面积计算的建筑物能源强度 千瓦小时(每年每平方米)
142
香港物业组合
101
中国内地物业组合
221
美国物业组合
139
香港物业组合
101
中国内地物业组合
237
美国物业组合
开支 能源/燃料 按总楼面面积计算的建筑物碳排放强度 公吨二氧化碳当量(每年每平方米)
0.111
香港物业组合
0.074
中国内地物业组合
0.102
美国物业组合
0.109
香港物业组合
0.073
中国内地物业组合
0.109
美国物业组合
资产 应对及缓解风险 现有物业取得环保建筑认证的百分比 %
92%
97%
资产 应对及缓解风险 发展中项目取得环保建筑认证的百分比 %
100%
100%
资产 应对及缓解风险 绿色债券收益资助的环保建筑发展项目开支 港币
29.87亿元
7.33亿元
29金融稳定委员会是监管全球金融体系稳定和制定相关建议的国际机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