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及生物多样性
GRI 304
自然及生物多样性
GRI 304
太古地产遵照《生物多样性政策》,在新建发展项目及业务营运中充分考虑自然及生物多样性并进行相关评估,尽量减低业务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太古地产于2022年开始拟备适用于香港和中国内地的《生物多样性指引》。指引分别于2023及2024年完成,旨在界定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以及公司在香港和中国内地所有新建及现有发展项目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针。指引阐明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相关法律和规例,以及太古地产可考虑在现有及未来发展物业采取的行动,以在所有阶段保护和增进生物多样性。指引的内容包括各种范例及检对清单,以助项目团队及物业办事处丰富我们旗下物业和新发展项目的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基线研究及生物多样性调查
生物多样性基线研究及生物多样性调查
年内我们与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合作,展开为期一年的生物多样性基线研究,采取年度植物调查和季度动物调查的方式,记录东荟城、太古城中心、太古广场及太古坊这四个香港物业组合的生物多样性和保育价值。
我们在秋冬季度调查中记录了两个具有全球保育价值的物种,分别是在太古广场栖息的全球极度濒危小葵花凤头鹦鹉和在太古坊发现的全球渐危的白颈鸦,这些记录令人振奋,也显示两个地点的户外绿化空间常有该类物种到访。
冬季调查亦记录了两种不常见的候鸟,包括在太古坊发现的橙头地鸫和东荟城发现的乌鹟。橙头地鸫主要生活在闭冠林及成熟的灌丛,被视为受关注的本地物种。报告指出:「它出现在新建的太古中央广场极具保育意义,显示这个以模仿自然植被为设计理念的花园已吸引各式各样的野生动物,可以作为珍稀候鸟的迁徙中途停歇点。」
在我们的场所中,我们观察到各种鸟类和蝴蝶的繁殖行为,包括有鸟巢和幼鸟在利用这些区域。值得注意的是,在晚间,我们发现太古坊和太古城中心的夏季调查中,树上睡觉的珠颈斑鸠数量比白天观察到的总数还要多。
此外,太古中央广场的新水池也有许多鸟类到访,在水池的浅水区喝水或沐浴。
冬季调查记录了两种冬季迁徙候鸟,包括在太古广场发现的黄眉柳莺和太古坊及东荟城记录的白鹡鸰,由此可见这些地点是候鸟的越冬地点。
2025年初展开更多调查后,基线研究便会完成,最终报告将提出多项长远提高生物多样性的建议以供考虑。
太古中央广场亲自然设计及连通度评估
太古中央广场亲自然设计及连通度评估
最新落成启用的太古中央广场,突显太古地产致力构思亲自然设计和提高城市生物多样性,提供户外绿化空间供社群享用,促进人与大自然互动。
早在太古中央广场的设计阶段,太古地产便与香港大学一位生态专家合作,评估鲗鱼涌区的城市生物多样性状况,研究结果令人鼓舞,我们因此精心挑选了超过260种本地和外来植物在园内栽种,以提升太古中央广场和太古花园的整体生态价值,吸引本地野生物种繁衍。
这些绿化设施形成绿色走廊,促进鸟类、蝴蝶及其他昆虫在太古坊内绿化地带与邻近的柏架山和鲗鱼涌公园之间穿梭流动。为调查我们的措施是否取得成效,太古地产于2024年聘请加拿大康考迪亚大学的研究人员评估和量化太古中央广场及太古花园如何促进区内的栖息生境连通网路。
此次评估分为三级:社区(鲗鱼涌)、地区(东区)和岛屿(香港岛)。我们选用了城市生物多样性指数(City Biodiversity Index)采用的「连通性指标」。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