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古地產遵照《生物多樣性政策》,在新建發展項目及業務營運中充分考慮生物多樣性並進行相關評估,盡量減低業務對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的影響。
我們大部分物業組合均位於市區地段,因此生物多樣性一般不屬於重要議題,但我們亦會評估全部發展中項目,以釐定生物多樣性狀況及其對公司發展項目和周邊自然環境的重要性。評估結果顯示,太古地產並無任何發展項目涵蓋或位於全球性或全國性重要生物多樣性地區。

生物多樣性指引

2022年,我們開始擬備適用於香港和中國內地的《太古地產生物多樣性指引》。指引旨在界定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以及公司在旗下物業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方針。指引將闡明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相關法律和規例,以及太古地產可考慮在現有及未來發展物業採取的行動,以在所有階段保護和增進生物多樣性。
年內我們完成擬備香港物業項目的生物多樣性指引,內容包括各種範例及檢對清單,以助項目團隊及物業辦事處豐富我們旗下物業和新發展項目的生物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指引

重建蠔礁義工活動

蠔礁對保護海岸及海洋生態系統非常重要,也是地球上最瀕危的海洋生境之一。太古地產旗下兩間香港餐廳FEAST和Salisterra繼續與大自然保護協會合作,2023年便捐出蠔殼,用於修復香港和大灣區的蠔礁。
9月中,太古地產中央支援辦公室與香港東隅的義工隊到元朗下白泥參加蠔礁重建義工活動。義工們行善樂助,一起重建廢棄的生蠔養殖場,讓它變成更天然的蠔礁,修復重要的生境,讓瀕危的馬蹄蟹等物種重臨覓食,同時提高泥灘的生物多樣性。
重建蠔礁義工活動
重建蠔礁義工活動
NaN / 2

自然相關財務信息披露工作

圖像
自然相關財務信息披露工作組(TNFD)於2021年正式成立,以應對在金融和商業決策中對自然因素考慮日益增長的需求。TNFD是以市場為主導的全球性倡議,旨在制定並提供風險管理及披露框架,讓各類組織報告並應對不斷變化的自然相關風險與機遇,以支持全球資金流從對自然不利的結果,轉向對自然有利的結果。
太古地產是40位自然相關財務信息披露工作組(TNFD)成員之一,同時亦參與該倡議的「基礎設施及地產工作組」和「供應鏈工作組」,協助制定整體框架及為實現保護大自然的集體目標作出貢獻。我們知道生物多樣性和自然資源喪失是業務營運的新興風險。生態系統的健康對自然資源的可用性及土地狀況都有影響,亦關係到我們是否能為持份者創優增值。
為協助指引企業採取自然相關的商業行動,世界可持續發展工商理事會(WBCSD)、科學基礎目標網絡(SBTN)、自然相關財務信息披露工作組(TNFD)、世界經濟論壇和資本聯盟共同合作,為商界提供一致的方針,以及指引一系列關於自然的高層面商業行動,亦即「評估、承諾、轉變和披露(ACT-D)」流程。此外, WBCSD亦發佈題為《自然向好路線圖:建築環境系統的基礎》(僅提供英文版)的行業報告,逐步指引企業加快促進有益於自然的可靠舉措、行動及問責制度。太古地產亦獲選為「WBCSD TNFD試用案例」(僅提供英文版),以分享我們如何將自然元素融入旗下建築物的設計,為大自然創造利好條件。
TNFD於2023年9月正式發佈框架以回應商界對將自然因素納入財務及商業決策日增的需求。為了表明我們對TNFD的支持,太古地產成為首届TNFD Early Adopter的320家公司之一,承諾在《2023可持續發展報告》中披露我們與自然相關的影響、依賴性、風險和機遇,並將在《2024可續發展報告》中公布與自然相關的財務信息披露。2023年,太古地產亦開始採用生物多樣性指標篩查全球物業組合,藉以制定優次清單及自然概況,此外並研究我們的業務對自然的影響和依賴。下一步,我們開始根據「LEAP」(定位、評估、評量及準備)方針擬定與自然相關的風險及機遇清單。這是與自然相關風險和機遇管理的綜合評估,清單「定位」部分的調查結果如下:
自然相關財務信息披露工作
自然相關財務信息披露工作
NaN / 2

與自然相關的披露

定位
  • 我們依照氣候相關財務信息披露工作組的建議,進行了資產層面識別,從而界定旗下物業組合與自然的接觸面。我們已識別公司資產與相接的生態區和生物群落,並使用Resolve、WWF-TNC、Aqueduct、全球生物多樣性資訊機構、聯合國環境署世界保護監測中心(UNEP-WCMC)及香港生物多樣性資訊站(HKBIH)等國際和本地資料庫來評估這些區域目前的健全度與抗禦力,以及太古地產資產靠近重要生境的距離。我們發現旗下物業組合與自然的聯繫甚多樣化,物業遍佈五個不同生態區及三個陸地生物群落,當中有多個陸地和淡水生態系統。
  • 太古地產主要與城市生態系統接觸。有見及此,我們已制定一套指標,優先處理生物多樣性高度完整和對生態系統重要的資產。
標準
指標
生態系統健全性
生物多樣性完整指數
  • 評估每個物業及周圍環境生物多樣性原始度
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
識別生物多樣性議題
1.與保護區的距離
  • 評估物業與保護區的距離以及場地周圍指定半徑內的保護區比例
2.與重要生境的距離
  • 評估物業與重要生境的距離,是否位於重要生境範圍內以及物業周圍指定半徑內的重要生境比例
3.受威脅物種
  • 調查物業周圍指定半徑內的受威脅物種數量,以及物業與物業周圍指定半徑內隨機選擇的數百個地點比較,受威脅物種的豐度
4.物種豐度
  • 考慮可在物業周圍指定半徑內發現的特殊物種數量,並與物業周圍指定半徑內隨機選擇的數百個位置作基準分析
水資源短缺程度
水資源短缺指標
  • 耗水需求與供水比率
  • 識別優先地點,包括香港、中國內地及美國物業組合的新發展項目和現有發展項目。
  • 參照SBTN《高影響力商品清單》及UNEP-WCMC行業重要性工具制定公司業務活動的高影響力商品清單(例如水泥、沙、木材、鋼鐵、牲口和海產)。
評估
  • 生態系統服務對我們的業務績效舉足輕重,自然資源喪失可能令我們無法為持份者創優增值。我們的營運也會對自然構成影響,包括正面或負面影響。對自然的負面影響會損害大自然的健康及抗禦力,亦會削弱其提供生態系統服務的能力。相反,致力促進大自然的健康與抗禦力可保障公司及價值鏈合作夥伴依賴的生態系統服務,促進它們運轉。
  • 「評估」階段,我們識別了優先地點的業務活動,並使用ENCORE工具界定我們依賴或影響的相關環境資產及生態系統服務,然後確定已識別環境資產及生態系統服務影響和依賴性的重要性程度。

識別價值鏈的商業足跡

新發展項目及維修
物業管理
租戶營運
拆卸物業
  • 提取及製造的物料 — 高影響力商品,例如:
  • 混凝土
  • 鋼鐵及鋼筋
  • 木材
  • 建築及更換工程
  • 用水
  • 建築廢物
  • 改變土地用途及對生態系統的影響
  • 空氣、噪音及光污染
潛在影響
  • 溫室氣體排放
  • 廢物
  • 污水排放
  • 噪音及光污染
  • 城市生物多樣性
潛在影響
  • 溫室氣體排放
  • 廢物
  • 污水排放
潛在影響
  • 拆卸廢物
  • 噪音污染
潛在依賴性
  • 用水
  • 食物供應(例如海產)
潛在依賴性
  • 用水
評估 — 依賴性
  • 我們建造新發展項目及營運現有物業組合均依賴地下水和地表水,用於建造流程、設施管理和滿足物業用戶的需要。另一方面,生態系統能否調節氣候變化的程度,亦對我們的建築設計和營運以及物業組合用戶健康與安全產生重大影響。
  • 假如我們的新發展項目靠近沿海地區及河流,生態系統可以發揮保護作用,防範極端天氣事件增加引致的風暴/水浸災害。
商業活動/ 依賴性
物業管理
建築活動
酒店管理
直接實質投入
供水(地下水及地表水)
纖維及其他物料
減緩直接影響
生物修復
減緩感官影響
防止業務中斷
氣候調節
防水浸及防風暴
土體穩定及土壤侵蝕防控
防治蟲害
促進生產流程
水質
土質
水流量維護
評估 — 影響
商業活動/ 影響
物業管理
建築活動
酒店管理
土地/水資源/海洋用途改變
陸上生態系統用途
淡水生態系統用途
開採資源
用水
氣候變化
溫室氣體排放
污染物
非溫室氣體污染物
水污染物
土壤污染物
固體廢物
入侵性及其他
入侵性及其他干擾
重要性水平圖例
極低
評定
  • LEAP方針建議企業界定「定位」和「評估」階段列為高度重要的影響及依賴性所帶來的自然相關風險與機遇,並擬定優先次序,將自然相關議題全面融入業務。
  • 自然相關財務信息披露工作組(TNFD)將自然相關風險定義為機構面對的潛在威脅(不確定性的影響),源自機構本身及廣大社會對自然的依賴和影響。太古地產已識別可能影響公司業務的自然相關風險與機遇,在下表列述:
風險及機遇促成因素
潛在財務影響
實質風險
1.供應淡水、減輕洪災及調節空氣和溫度的生態系統崩潰或劣化
用於減緩極端天氣事件的資本及營運開支增加
政策及規例
1.為取得對自然正向發展的成果,建築守則及規劃要求日趨嚴格
增加資本投資和開支以達到監管要求
2.與自然相關的公開披露規定日趨嚴格
增加開支以達到監管要求
需要吸引綠色投資及開拓多元化的融資途徑
市場、商譽及責任
1.市場對有利於自然生態並可減輕對自然負面影響的物業需求增加
市場喜好改變和潛在租金溢價令收入增加
2.有利自然生態的建築材料成本波動/變化
物料採購開支增加
3.投資者對自然相關金融及投資的需求增加
吸引自然相關投資及開拓多元化的融資途徑
4.與自然相關的商譽和訴訟風險增加
市場喜好轉變令收入下降
科技
1.採用更多自然科技或其他綠色技術,以提高監察成效及減少對自然的依賴和影響
科技方面的資本投資增加
資源效益及循環性改善令營運成本下降
2.廣泛採用基於場地和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
基於自然解決方案的資本投資增加
籌備
  • 我們希望透過以人類、動物、植物及微生物福祉為本的發展項目設計和營運措施,發揮積極作用促進自然生態和生物多樣性。
  • 我們全盤考慮價值鏈每個階段對自然的潛在影響和依賴性,並已將生物多樣性因素納入我們的目標、政策及採購流程,確保所有商業決策均充分考慮自然相關因素。
自然相關及生物多樣性政策及目標
  • 在所有新發展項目進行生物多樣性調查
  • 實施指引,確保新發展項目充分考慮生物多樣性因素
  • 25%產品及服務採購自可持續發展來源
措施
我們致力引入與自然共融的設計和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並以下列方式促進資源循環(建築和營運):
  • 推行可持續營運措施(例如提高用水及能源效益),盡量減少對自然的影響,以及盡量減少廢物量和促進資源循環
  • 奉行可持續採購,例如:森林管理委員會(FSC)認證的木材和建造業議會綠色產品認證的建築材料,選用符合世界自然基金會「海鮮選擇指引」或水產養殖管理委員會指引的環保海鮮
  • 擬備現有物業及新發展項目的生物多樣性清單
  • 太古中央廣場及太古花園建設高聳連綿的大型風水林樹冠,栽種100多種精選的本地樹木。使用動物糞便為基礎的有機堆肥,由於其養分豐富,比傳統肥料减少了對自然的影響

指標及目標

類別
指標
量度指標
量度單位
2023年
自然變化的促成因素:氣候變化
溫室氣體排放
範圍 1
公噸二氧化碳當量
10,369
範圍 2
公噸二氧化碳當量
152,781
範圍 3
公噸二氧化碳當量
257,874
自然變化的促成因素:土地/河溪湖泊/海洋用途改變
總空間足跡
公司擁有和管理的總表面面積
平方呎
1,100萬
土地/河溪湖泊/海洋用途改變的程度
土地/河溪湖泊/海洋生態系統用途改變的程度
平方呎
220萬
自然變化的促成因素:污染/消除污染
按類型劃分釋放到土壤的污染物
按毒性危害級別劃分的除害劑使用量
公噸
6.4
按來源劃分的氮肥料投入量
公噸
1.6
按來源劃分的礦物磷肥料投入量
公噸
1.9
糞肥及堆肥總投入量
公噸
0.6
廢水排放
總廢水排放量
000立方米
35,707
排放廢水中主要污染物的濃度
/
我們旗下業務排放的城市中水輸送到業務所在城市的市政廢水系統。我們旗下物業排放的海水受當地法規監管,並定期監察溫度、胺、生化需氧量、油和油脂含量等參數。
排放水溫度
/
生產及處置廢物
棄置的廢物
  • 有害廢物
公升
1
  • 無害廢物
公噸
41,390
避免棄置的廢物 – 重用、循環再造、回收
  • 有害廢物
公噸
2
  • 無害廢物
公噸
25,564
塑膠污染
使用塑膠包裝物料的總重量
公噸
0.5
太古地產(主要是太古酒店)用於食品的塑料包裝材料。
非溫室氣體空氣污染物
按類別劃分的非溫室氣體空氣污染物(公噸):
  • 懸浮粒子
  • 氮氧化物
  • 揮發性有機化合物
  • 硫氧化物
/
我們旗下業務排放的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及其他污染物水平不高。
泄漏污染
按國家或企業泄漏分類制度和受影響生態系統類別劃分的柴油、油漆、溶劑及有毒化學品的泄漏量(立方米)
數目
2023年並無導致違反相關法律或法規而可能對太古地產造成重大影響的確認重大泄漏事件。
自然變化的促成因素:資源的耗用/補充
缺水地區的取水量和用水量
缺水地區的取水量和用水量,包括識別水源
000立方米
我們旗下業務大部分用水來自城市供水機構,我們不會直接抽取地表水及地下水。
來自陸地/海洋/河溪湖泊的高風險天然商品數量
按類別劃分來自陸地/海洋/河溪湖泊的高風險天然商品數量
公噸/立方米
4,675立方米
木材
184,352立方米
混凝土
35,622公噸
鋼筋
透過可持續管理計劃或認證計劃採購的高風險天然商品數量
%
香港新發展中項目100%木材均爲可持續認證木材
來自受威脅物種的木材比例
%
自然變化的促成因素:自然狀態
生態系統的規模及狀況
物業組合種植花卉樹木的總面積
平方呎
84萬
機遇
用於開拓與自然相關機遇的資本開支、融資或投資金額
氣候相關項目的三年預算/預測開支
港幣
30.84億
用於開拓與自然相關機遇的資本開支、融資或投資金額
由綠色債券及綠色貸款支持的氣候變化適應項目支出
港幣
600萬